大家好,关于幼儿纲要指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幼儿教学指南和纲要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幼儿园指导纲要3-6岁指南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是由中国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的一份文件,旨在指导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以下是纲要的一些主要内容:
1.健康:幼儿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幼儿应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2.语言:幼儿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日常用语。同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社会:幼儿应学会与他人交往,具备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幼儿应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具备初步的公民意识。
4.科学:幼儿应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周围环境,发现事物的规律。同时,幼儿应具备初步的数学认知能力,如认识数字、形状、空间等。
5.艺术:幼儿应具备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幼儿应具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感受和表达音乐的美。
6.指导要点:纲要还对各个领域的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请参考教育部发布的正式文件。
六岁儿童发展指南和纲要的区别
《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指南》的作用是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一)相同点两者都是通过五大领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都有目标。
1、《纲要》是对教育界的课程文件,《指南》只有教育实施部分的要求,服务对象是幼儿园、家长。
2、《纲要》在幼儿园教育实施部分只提出了原则要求,教师的操作性不强。
3、《指南》操作性更强,指南目的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体系;二是配合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1、两者都是幼儿教育法规中实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2、促进《纲要》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把先进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是我们教师实施《纲要》的最大瓶颈,表现在教师在实验中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水平把握不准,教育中随意性大,教育的有效性比较差。《指南》正是这样的桥梁,由于《指南》具有具体操作性,特别有助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
2012年发布了哪一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1989年试行、并分别于1996年及2016年3月修改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需要领会、落实的重要理念主要有:观察儿童、了解儿童需要,游戏是基本活动、避免小学化,注重幼儿的兴趣、好奇、坚持等学习品质,幼儿园切忌搞枯燥乏味、损害身心的技能训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