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藏山文案(盂县藏山风景区简介)

大家好,关于盂县藏山文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盂县藏山风景区简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于藏山的典故

1、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中华忠义苑弘扬忠孝爱国之情;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山以史传,史以文传,汇中华儒家文化于此藏孤胜境,誉为晋东第一名山。

2、赵子龙是河北的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盂县藏山和阳泉藏山是一回事吗

藏山景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长池镇藏山村。景区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三晋历史文化名山”等荣誉称号。藏山是山西旅游的东大门,区内群峰壁立,峻极于天,鸟语花香,飞瀑流泉,春天山中是花的海洋,几十种山花开遍山野;夏天这里是避暑的胜地,满山都是浓郁的树荫,清凉爽心;是一个风景绮丽,富于幽趣的地方。

精彩的盂县传说

1、赵氏孤儿传说-新绛新绛县是晋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确定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县,新绛,古称绛州,是春秋时期晋国故绛都的唯一传承者。

2、赵氏孤儿传说-盂县《史记》载,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致使赵氏家族300余口满门抄斩,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赵盾之孙赵武救出,策马逃入千里之外的深山(今盂县藏山)藏匿15年之久。当地百姓为保忠良之后,送水送饭,程婴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藏山,以藏匿赵氏孤儿而得名。藏山景区的藏孤洞、报恩祠、育孤园等景点及附近的大围、荒鞍岭、宝剑沟、落箭山等村名、山名都是当年程婴携孤远逃追杀、救孤育孤的证据。赵氏孤儿的故事逐渐被后人传成神话,把赵武祀奉为“藏山大王”,以盂县藏山为中心及周边的河北省、太原市等地现存供奉赵武的大王庙134处,其中,盂县108处,盂县和阳曲县的大王庙均为国保文物。2004年元月龚书铎等国内百余位资深史学家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弘扬民族精神·赵氏孤儿与藏山文化研讨会”,再次定位藏山为赵氏孤儿藏匿地。后被山西省旅游局认定为“三晋历史文化名山”。这段悲壮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史记》,后《东周列国志》、《大元大一统志》、《太原志》、《大明一统志》、《山西通志》均有记载。钟灵毓秀的藏山和纯朴善良的当地人们构成了力保赵家忠良之后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更造就了国之栋梁和赵氏根祖。可以说,没有藏山藏孤育孤,就没有“三家分晋”、“晋阳古城”、“七国争雄”、“赵宋王朝”,中国的历史就得改写,因此,藏山藏孤为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氏孤儿》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作家创作的素材,广为传播。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最早把它改编成戏剧作品《赵氏孤儿》,成为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十八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将其译成话剧《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古典戏剧作品。藏山藏孤形成的忠义文化不仅是盂县,更是山西和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2006年,“赵氏孤儿传说”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盂县藏山文案和盂县藏山风景区简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