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名人家训(关于徽州名人的感受)

很多朋友对于徽州名人家训和关于徽州名人的感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胡雪岩家训十六字

1、胡雪岩家训的十六字箴言是:“以诚为本、以信立人、亲贤远佞、增收节支”。

2、胡雪岩(1823—1885)是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

3、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4、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5、然而,在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徽州家训的内容

1、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历经了沧桑而不散,这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家”的概念。中国人对于家的眷念十分的深厚,认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又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衍生出各种“家风”。古老的徽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底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徽州家风。

2、徽州家族聚族而居,在皖南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里,在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和宗法礼教的严格治理下,使徽州社会民间家庭教育浸润在浓浓的中华儒学传统氛围中,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朱子家训》为基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治家规范,即徽州家风。

3、徽州家风强调读书教育的主要性,认为“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第二个就是孝的重要性,棠樾牌坊群上一座座牌坊诉说一个个忠孝的故事。第三个就是诚信的要求,“讲诚信,明礼仪”是从徽商时代就沉浸在每一位徽州人的骨子里的,时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4、在家风的传承上,徽州人也不甘示弱。黄山籍青年军官戴祁林获“联合国维持和平总部勋章”;“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黟县碧阳镇丰梧村的王时期,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国保生活嫂关扶,残妹福厚逢盛世”,黄山区三口镇老人叶玉凤,88岁的她照顾“哑巴”小姑子60年……先后出现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吴笑梅、胡长友、叶兴旺等,他们以诚立身,以诚做人,极好的传承了古徽州的诚信精神。

朱子家训中朱子是谁

朱子:是指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朱柏庐先生。家训:是家长对家族后辈的教导。《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朱柏庐(1617~1688),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今属江苏)人。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朱子家训》一般不称《朱子治家训》,更没有朱子治这个人。

关于本次徽州名人家训和关于徽州名人的感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