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三峡结构赏析,以及自三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三峡的结构特点
三峡大坝是巨型的重力坝。所谓重力坝就是利用结构自重来维持稳定的水利工程建筑,特征是坝体极其厚重坚实。长江三峡坝体高185米,坝顶部宽15.18米,坝底宽130米,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长度达2335米,是世界第一大坝,其结构的牢固程度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重力坝的坝基需要与河床和两岸地质结构紧固在一起,形成浑然一体的结构,要撼动这样的巨型钢筋混凝土实心结构决非普通弹药所能够作到的。
三峡大坝的结构是什么结构
1、重力坝是用混凝土或石料等材料修筑,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保持稳定的大坝,重力坝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和空腹重力坝,按是否溢流,可分为溢流重力坝和非溢流重力坝,按筑坝材料,可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2、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重力坝基本剖面呈三角形,在平面上,坝轴线通常呈直线,有时为了适应地形、地址条件,或为了枢纽布置上的要求,可以布置成折现或曲率不大的拱向上游的拱形,为了适应地基变形、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浇筑能力,沿坝轴线用横缝将坝体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坝段。
三峡译文采用什么结构行文
1、三峡采用总分式和时间顺序的结构行文。
2、《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3、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4、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峡结构赏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自三峡、三峡结构赏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