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在哪(皖南事变全景扫描)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皖南事变在哪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皖南事变全景扫描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皖南事变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的教科书。要学的历史内容太多了,皖南事变,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事实,没有写入,那也是情理之中,其实如果喜欢历史的学生,自己可以多查阅历史书籍,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也不一定局限于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

皖南事变是指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被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交付“军法审判”。

什么是皖南事变什么是皖南事变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变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入收缩状态,并加紧对蒋介石诱降。蒋介石乘机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强令在长江南北和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揭露了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并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也作了必要的让步,决定将皖南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

1941年1月4日,驻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教导团和三支队共9000多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由泾县云岭起程北上。1月6日,当部队到达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7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袭击。在叶挺军长指挥下,新四军指战员奋起自卫,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临危动摇,遭反革命分子杀害,军长叶挺被敌人扣押。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发生以后,周恩来怀着非常悲愤的心情,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向国内外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将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共计9万多人,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从1940年10月20日前后开始,到“皖南事变”达到最高峰,经过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坚决斗争,到1941年3月上旬被击退。

皖南事变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在于国民党蓄意制造、精心策划的反共阴谋。国民党自始至终处心积虑要瓦解和消灭心头之患新四军。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给蒋介石的军事冒险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于皖南事变在哪,皖南事变全景扫描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