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浙行省范围,以及浙江省的直辖市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朝江浙行省有哪些
江浙行省——至元十三年元灭南宋,置江淮行省于扬州,统两淮、两浙地,又称淮东行省、扬州行省。二十一年,徙省治于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还治扬州,复称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再次徙治杭州。二十八年,以江北州县隶河南行省,改称江浙行省。大德三年(1299),罢福建行省,以其地属江浙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部分地区。
元代浙江行政区划
1、江浙行省在元代出现,不过,那个时候的江浙行省,区划与现在的浙江省,完全是两回事。
2、元朝的行省区划出现了很多问题,管理也非常粗犷。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和改良。到了燕王朱棣在位时期,由于明朝有南北两个直隶,因此,形成了两京一十三省的区划格局。当时,浙江省的区划格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清朝确立自己的统治以后,继续沿用行省区划。当时,闽浙总督负责管理浙江省和福建省。
元朝行省制度如何管理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