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河北井陉历史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井陉历史名人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河北井陉历史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松溪河的历史
松溪河的历史为松溪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发源于和顺县窑上村,向南流经和顺李阳镇穿过松岭流入昔阳县境内,故名松溪河。松溪河是昔阳县的最大河流,在昔阳县境内沿途汇入了洪水河、巴洲河、安坪河、赵壁河、杨照河、刀把口河等六条主要支流后,在王寨村流入河北井陉县,入河北省境内后称甘陶河,与绵河汇合以后称冶河,至平山县注入滹沱河。松溪河主流河长98km,流域面积2352km2,河道纵坡为6.5‰。
河北历史十大古都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城还是很多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河北十大古城!大家可以各自发表下意见,你觉得哪一座最能代表河北?
1
邢台
?
邢台市,古时简称“邢”,河北历史文化名城。
邢台有3500年建城史,600年建都史,是中国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早在五万至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这里经历了四次建国、五次定都。“邢”素有“襄国故都、邢国故地、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誉,商朝君主祖乙曾迁都于此。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明君柴荣、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名相魏征、宋璟,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刘秉忠等历史名人。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
2
邯郸
?
邯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两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冀南皮影是邯郸市第一个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邯郸十大文化脉系是指女娲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邺城文化(曹魏建安文化)、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也有学者提出了邯郸十三大文化脉系的说法,即在此基础上增加先商文化、运河文化、大名府文化三条脉系。
3
正定
?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截至2010年正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历史在正定留下了许多遗迹,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都有遗存。
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来到正定考察后,称赞它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
4
定州
?
定州,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深刻影响着景德镇的制瓷工艺。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
定州文庙,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定州塔,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
5
广府
?
广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府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原为县城。
杨氏、武氏太极拳发源地。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
广府古城战国时期赵国毛遂封地。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国。明清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城东保存完好的弘济桥,是赵州桥的姊妹桥。
6
承德
?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是中国的文物大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遗存1300多处,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集中且保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园林和全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而著称于世。
7
保定
?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保定在清朝时成为直隶省省会,即直隶总督驻地,在此后200多年间,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区域性政治中心。
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等。
8
宣化
?
宣化府,人称“京西第一府”。
竖立在镇朔楼西侧,由明代都御使罗享信所撰的《宣化新城之记》碑文这样描述:“宣府古幽州属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星野当析木之次,入尾一度,壤土沃衍,四山明秀,洋河经其南,柳川出其北,古今斯为巨镇,恒宿重兵以控御北狄。”
宣化古城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一抓一把历史,一靠一身长城”,是人们对古城的赞誉。
9
蔚县
?
蔚县古称蔚州,尧舜之时属冀州,商周时为代国。秦、汉、三国、西晋时,均称代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改称“蔚州”,历代沿用,迄今已有1420余年的历史。
蔚县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
10
天长镇
?
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天长之名起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自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公元1958年,一直为历代井陉县治之所。
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素有“燕晋通衢”之称;该镇有悠久的文化古迹,近千年历史留下无数名胜古迹,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县级29处、未定级的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存40余处。
河北十大古县排名
1.元氏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南部。在战国初元氏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由此而得名。
2.赵县历史悠久,见于史书记载,有2500多年的历史。汉为平棘县,晋为赵国,北魏置赵郡,曾为赵州治,隋改为赵州。1913年改为赵县。赵州石桥天下尽知。
3.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边陲,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冶河下游的东元村就有古人类生息。这里有苍岩山,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
4.赞皇县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部,中国大枣之乡。县境内有山名赞,相传周穆王封为赞皇山。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县时,以山谓县称,称赞皇县。
5.石家庄市灵寿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元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6.涿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为燕之涿邑地。秦时置涿县,县治在今涿州城。西汉高帝6年置涿郡。清末,涿州降为涿县。1986年9月撤销涿县设立涿州市(县级市)至今。
7.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它是一座具有2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它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公元1913年改定州为定县,属保定道,公元1986年,定县升级为定州市,延续至今。
8.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因易水而得名。易县,古称易州。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9.鸡泽,已有1400余年的建县历史,古鸡泽在今鸡泽县东十公里处的旧城营村。据《寰宇通志》卷5广平国鸡泽县:“取界内鸡泽为名。”
10.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汉初设县,属魏郡。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安县,设立武安市。
井陉拉花的人文历史价值
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传承部分,对人类文明史和民俗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具有巨大作用;对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总之,井陉庙会文化古老而新鲜,充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历经世代传承与发展,其人文价值越来越彰显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