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志(白鹿洞的传说故事)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白鹿洞书院志,以及白鹿洞的传说故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白鹿洞书院所刻的书

1、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唐李渤读书其中,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由此得名。

2、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后扩为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3、《白鹿洞书院揭示》汇集儒家典籍,形成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了后世书院的办学范本和准则,标志着书院的制度化;

4、明确了教育目的、过程,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使书院有了纲领性学规;集中体现了书院精神,对当时、后世书院,乃至官学产生重大影响。

白鹿洞书院典故

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宝历元年(825年),李渤在昔日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名白鹿洞。南唐昇元中建成“庐山国学”。宋初扩为书院,后遭兵火。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由著名理学家朱熹重建,并在此讲学。现存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所修。书院为四山围合,以一水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苍苍,环境静雅秀美。书院门外,有独对亭、枕流桥、华盖松、钓台等景点,还有古人石刻书法多处。建筑简朴,与山石、林木浑然一体,反映了古代文士追求一个脱俗修学,格物以致知的境界。为书院园林代表作之一。

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原文

1、吕祖谦的《白鹿洞书院记》是一篇记述白鹿洞书院创建变迁的历史始末的文章。文章着力追溯了白鹿洞书院的理学源流,褒扬了朱熹兴学之意,风格详实,章法工整,为其代表性佳作。以下是《白鹿洞书院记》的原文:

2、>先生之居曰白鹿洞,其背山而临溪,左右森然,如有所待。其前有桥,曰白鹿桥,以先生之姓命名也。先生之教,以诚为主,以忠为佐,以孝为先。其所以为言者,必以其道;其所以为行者,必以其德。故其所至之处,人皆敬之如神。

白鹿洞书院志和白鹿洞的传说故事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