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汾河下游在哪,以及从汾河跳下去往韩国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汾河泄洪区有哪些
从河津市委宣传部获悉,受近期连续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汾河下游河津段遭遇57年来(1964年以来)最大洪水。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津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按照“保人、保村、保城”“生命至上、兼顾财产、利于恢复”的原则,利用阳村街道连伯村附近的黄河滩地蓄滞洪水。目前,连伯滩蓄滞洪区的群众已经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汾河河津段全长26.8公里,从东向西流经4个乡镇(街道),南北堤防全长44.56公里。10月9日7时左右,因上游来水猛增,河津汾河区域洪峰流量由每秒796立方米猛增到每秒985立方米。河津连伯滩历史上就是泄洪区,也是防洪预案中分滞洪区,滩涂面积约为10万亩。此次由于来水量过大,根据防洪预案,决定运用河津连伯滩蓄滞洪水,已经对缓解泄洪压力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目前,指挥部和专家组一起根据现场实际进一步完善防洪措施方案。
新绛汾河历史介绍
1、新绛县古称绛州,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
2、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1]源头传统认为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现代考察认为在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
3、汾河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6市的29县。
4、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重轻。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有许多地名(汾阳、襄汾等)、产品名(汾酒)来自汾河
黄河下游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范围: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东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但就黄河的具体源头是卡日曲,玛曲还是扎曲,历来有所争议。确定卡日曲为河源正源。
黄河从贵德至民和境内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间,从民和下川口进入甘肃,这一段气候温和湿润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水流清澈见底又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因为处在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水源丰沛,灌溉便利,农业较发达,水草丰美,因此被称为塞上江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